“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,唯独从心里发出来,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”。正是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至理箴言的引导下,她在十余年的教师生涯中,始终以生为本,以爱育人,打造有温度的有机化学课堂,培养了一批批扎根基础教育的卓越化学教师。她就是2020年—2022年“三育人”标兵、化学学院教授佘能芳。
在“大思政”背景下,佘能芳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主动抓住课堂教学“主渠道”,挑起“思政担”,将有机化学课程上出“思政味”。她认为,对于专业课教学来说,深挖课程内容中的思政素材,拔高课堂教学的思想高度,做好专业课与思政内容的同向同行,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尤为重要。课堂上的佘能芳紧扣“课程思政”的育人主线,围绕“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、价值引领”的三维育人目标,对有机化学课程思政进行了有效探索。一场课前学生自画像、一堂“芳话有机”导入课、一次满是中国红的爱国主义教育、一段充满化学知识的vlog、一次专业与艺术结合的节目表演、一场满载回忆的结课仪式,让她的课堂充满思政特色。
“小组围炉交流”的授课形式每周固定在八号楼的智慧教室中准时进行,在这里不用担心看不到黑板、不用着急被老师冷落、更不用焦虑听不懂知识点。每节课新颖的课堂导入、小组内外的座位轮换、进出门小测等多种形式总会解决同学们的学习问题,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潜能。课堂上的佘能芳总是走下讲台,站在学生中间,观察学生的表情变化,发现走神的学生会悄悄走到旁边轻拍肩膀提醒,发现没掌握牢固的学生会放慢教学节奏、提示学习方法,课堂“全无死角”。得益于佘能芳对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,她的学生在学业成绩和实践能力方面取得明显提升,60%以上的学生达到了优秀水平,期末考试更是零挂科。
“学生的成长是我前进的不竭动力。”佘能芳以精神饱满的状态对待每一堂课。在她看来,以身作则、言传身教是对学生最直接的教育方式。她对待教学用心认真的态度也让学生们备受感染,不少师范生在她的影响下,锤炼品德修为,扎根三尺讲台,潜心教书育人,在我国教育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“当水温高于53℃时,淀粉内部的高分子就会形成单分子,最终变成具有粘性的糊状溶液。饺子皮‘淀粉糊化’后会变得没有嚼劲,甚至出现‘露馅’情况。因而,需要通过点水来减轻‘糊化’……”这是学生在疫情期间提交的特殊实验报告。在云端授课时,佘能芳引导每位学生为父母烹饪一道菜肴,记录烹饪过程、效果和反馈,并以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的形式呈现“爱的菜肴”,旨在发挥劳动教育功能,加强感恩意识教育,增进学生与家人的感情。
爱是相互的,心心相印的双箭头在佘能芳的教学中一直持续。学生的认可与肯定、成长与进步,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。“在枯燥的机理反应之中,融入了做学问与做人道理的种种温暖,很幸运有机课堂能在阿佘陪伴下度过。”“遇见阿佘,就像一束光温暖了我的内心,谢谢阿佘让我更坚定对未来的想法。”在潜移默化中涵育学生品行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,她的课堂深受学生喜爱,不少学生为能够进入天使老师佘能芳的“魔鬼有机”课堂倍感荣幸。
从2018年参加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,获得一等奖第一名;到代表学校参加湖北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,拿下一等奖第一名;再到2020年代表湖北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,获得理科组一等奖,取得半岛体育官方网站历史最好成绩。一路走来,佘能芳慢慢结出教学硕果,但这成长道路却也充满艰辛。
回首四个多月的青教赛国赛备赛过程,佘能芳非常庆幸自己能在备赛“煎熬”中坚守初心,顶住压力。“如果我连国赛的赛场都不敢走上去,我如何为学生们做出迎难而上的榜样?”“青教赛和日常课堂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一致的,都是是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。”佘能芳的自我激励最终战胜了面对国赛的焦虑迷茫。
就这样,在备赛后期,佘能芳以基础知识为根本,结合自己近年来开展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成果,既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,又关注学术前沿,引领学生自主学习、主动探究,润物细无声,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,实现了教学理念的升华。
“国赛是个人教学生涯的新起点,我将以更深刻的科学启迪和更广阔的学科视野,担当新时代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。”佘能芳在比赛中“坚持以‘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’”的教学导向,再次升华对教学工作的认识,深化对教学工作的创新实践,让比赛真正成为推动教学创新的助推剂。
路虽远,行则将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。从教多年来,佘能芳坚持以生为本,以爱为源,用心合成育人良方,传递青年教师的师者大爱,让育人道路充满温暖,照亮学生的光彩人生。